密云区新城子镇苏家峪村,580岁的古流苏树迎来了盛花期。因为采取了树木本体和生境整体保护的新模式,古树今年愈加青春焕发。
记者昨天从首都绿化办获悉,整体保护新模式将在全市铺开。今年,本市将试点建设20个古树主题公园、古树保护小区、古树乡村、古树街巷等。
3500岁的“九搂十八杈”古侧柏。
密云区新城子镇苏家峪村580岁流苏树。本报记者朱松梅摄
盛花期古流苏成“网红”
穿越京郊重重山峦,记者在上午10时,抵达距京城200公里的密云苏家峪村。沿窄窄的村路往山坡上走,泊在路边的车越来越多,相隔百来米,就能看到花满冠盖、如瀑似雪的古流苏树。
古树高约13米,主干1.3米处分为两主枝,向上延展成蘑菇形树冠,平均冠幅约16米。几许山风轻拂,花叶零星飘落,暗香幽微。“5月10日,古树进入盛花期,白色小花很快从阳面铺到阴面。”苏家峪村党支部书记王银江说,上世纪80年代,村里修建了周长16米的金属护栏,以保护古树。“我们打小儿就知道这是一棵很老的树,不过就连父辈都说不清它的岁数。还是前些年专业部门来测量,我们才知道古树有580岁了。”
流苏花期仅为10天左右。每年此时,苏家峪村都会迎来一年一度的高光时刻,不少游客专程前来,只为一睹古树风姿。记者在树旁待了半个小时,就有五六拨游客前来合影。来自青海的游客王彩云告诉记者,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苏家峪古流苏是“网红”:“亲眼见到,比视频里更壮观。”
破除硬质地面扩大营养面积
流苏树作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在北京并不常见。能达到古树级别的全市仅有三株,因此极为珍贵。
今年,苏家峪的古流苏似乎年轻了不少,显得更精神,枝叶也更舒展。这是因为园林绿化部门持续多年开展古树体检、复壮等工作。改造项目工程总监陈志刚介绍,此次工程拆除了古树外围的硬化地面,并将护栏外扩,这样一来,古树的营养面积就从16平方米扩展至260余平方米;对古树保护范围内的一口地窖进行回填;移栽周边争夺生长空间的香椿树、栗子树等。
浓密的树冠之下,如今不再是硬邦邦的砖石,而是高低错落色彩丰富的花毯,美不胜收。“这些都是乡土花草,有40多种,包括荆芥、鲁冰花、大沙葱等。”陈志刚说,乡土花草不需浇太多水,可避免古树根系“徒长”。
下一步,相关部门还将对古流苏进行细致的体检,根据情况制定下一步保护和复壮方案。
3500岁侧柏将被纳入试点
“保护古流苏,我们不但注重保护树木本体,也一同改善周围的生境。”首都绿化办义务植树处二级调研员曲宏说,“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整体生境变好,古树才能更壮实。
今年,本市将探索古树名木及其生境的整体保护新模式,并推出20处试点。曲宏说,这些试点包括古树名木主题公园、古树保护小区、古树乡村、古树街巷,古树社区等,旨在努力拓宽古树营养面积,拓展保护空间,让“活的文物”更加健康长寿。
古树是活的文物,北京有3000年建城史,古树名木自然为数不少。据统计,全市古树名木4万余株,主要集中在侧柏、油松、桧柏、国槐这四类常见乡土树种,占全市古树名木总数的90%以上。
距苏家峪古流苏树不远处,有一棵拥有“京城第一古树”美誉的古侧柏,粗干周长7.5米,高达25米,主干距地面约2米处分成十八个枝杈,最细的杈也有一搂多粗,犹如一把擎天巨伞,故得名“九搂十八杈”,推断树龄3500多年。今年,它也将被纳入试点。
“古侧柏已经衰弱了,这些年,几乎所有的复壮措施我们都用上了,但效果还是有限。”密云区园林绿化局高级工程师郑丽红说,若要让古树复壮,就需从其生长环境着手,拆除土坝,为根系生长腾出空间。
据了解,20处试点中包括密云苏家峪古树乡村、新城子“九搂十八杈”古柏主题公园,昌平十三陵康陵古树乡村,檀峪村“青檀”主题公园,东城东四古树街巷等。本报记者 朱松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