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努沙杜瓦,第一属性是浪漫

发稿时间:2022-11-24 09:55:00 来源:环球时报 中国青年网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张可心】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不久前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顺利闭幕。位于巴厘岛南端的努沙杜瓦作为峰会的主会场频繁出现在各国媒体的镜头中,这里是闻名世界的旅游度假胜地,仿佛将印尼的人文与历史“浓缩”于此,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印尼的形象。

  在当地语言中,努沙杜瓦的字面意思是“两个岛屿”。它位于巴厘岛的东南角,说是两个岛屿,其实这片区域与巴厘岛内陆有狭长的通道相连,包括了南侧和北侧两个岛,它们中间围起来一个海湾,更像是探向海中的半岛或峡湾。伍拉·莱国际机场就位于狭长的通道上,所以努沙杜瓦的交通十分便利。这种独特地貌在印尼的众多岛屿中并不罕见,基本都是由古时候火山运动形成的。火山运动在巴厘岛有许多痕迹,比如,在某些区域的海滩,就有火山岩演变来的纯黑色沙滩。但在努沙杜瓦,20多个度假村和酒店基本都有自己的专属沙滩,这里的沙滩则是白色的。

  努沙杜瓦的第一属性无疑是浪漫。努沙杜瓦拥有蜿蜒数十公里的海岸线,海边的白沙细腻柔和。漫步沙滩,不时会邂逅一个个临时搭建的小亭子。这种亭子是举办沙滩婚礼专用的。天主教的婚礼,新人在这里宣誓;印度教的婚礼,新人在这里打结绕火堆;而中式婚礼,新人可以在这里拜天地……在努沙杜瓦的天然洞穴里,恋人们可享受专属于二人的烛光晚餐。

  努沙杜瓦走进世人的视野是在上世纪70年代。当时,印尼政府和世界银行共同制定了开发巴厘岛旅游业的规划,其名称就叫《努沙杜瓦计划》。在那之前,努沙杜瓦千百年来拥有的只是贫穷的海滩。它和巴厘岛一起,仿佛被这个世界遗忘了。这里没有西方殖民者觊觎的黄金和香料,也不适合种植咖啡、茶叶或者橡胶等经济作物。就这样,没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巴厘岛孤悬海外,反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路径和人文风貌。

  巴厘岛很早就有人类定居,不同时代来自中国南部沿海、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大洋洲的移民给巴厘岛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影响,其中以印度教的影响最甚。满者伯夷王朝为岛上带来了强大的爪哇文化影响,岛上的许多建筑、舞蹈、雕塑和绘画都留有明显印记。后来,岛上的文化又多多少少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今天的巴厘岛,居住着印尼大多数的印度教徒。在这里,各种文化和宗教的影响并存,并且相互融合。努沙杜瓦有这样一座独特的寺庙,在这里,印度教的神庙,佛教的寺庙,天主教和新教的教堂,以及伊斯兰教的清真寺,5种宗教的建筑并立,完美地体现了宗教和文化的大融合(如图)。然而,这种和谐与融合并非与生俱来的。据记载,在抵抗荷兰殖民者的入侵中,巴厘岛发生过惨烈的一幕。19世纪中叶,当地一位国王全家及随从面对荷兰侵略者宁死不屈,自焚而亡。这份悲壮在西方引起了强烈反响,也为岛上多样性的文化和宗教传统的流传奠定了基础。

  如今的巴厘岛更有国际范儿。在努沙杜瓦太平洋博物馆,展示着环太平洋国家以及诸多太平洋岛国的文化风貌。在被称为“天坛秀”的文化表演中,巴厘岛各种宗教文化的迷人传说以歌舞形式得以展现。努沙杜瓦的许多酒店也成为巴厘岛建筑和传统工艺品的展示场所。有的酒店门口会设计成对称的两座塔楼,这是参考巴厘岛上每个村庄都有的印度教建筑。酒店中也能发现巴厘岛雕塑、纺织品等一些细节。

  除了文化融合,还有人与自然的融合。作为此次G20峰会主会场的阿普尔瓦凯宾斯基酒店,就有一个长度近百米的海底隧道餐厅,在这里用餐,玻璃窗外就是海洋,五彩缤纷的热带鱼游来游去,妙趣横生的一餐让人永生难忘。

责任编辑:张丽艳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