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观众在位于北京的RE睿·国际创忆馆体验展示兵马俑影像信息的VR设备。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摄
“咚——”5月18日一早,伴随着余音绵长的古钟声,一扇古雅木门被徐徐推开,白衣仙人“石额公”缓步走出,引得观众凝神观望。
这是由宣南文化博物馆首次推出的沉浸式导览剧《宣南往士》。宣南文化博物馆坐落在北京市西城区长椿寺内。长椿寺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为皇家敕建庙宇,明末清初有“京师首刹”之称,盛极一时。2019年以来,长椿寺第二次大规模文物修缮工作启动,对博物馆的基本陈列进行改陈升级。
如今,焕然一新的宣南文化博物馆再度对外开放。在展陈设计上,博物馆以“沉浸式”体验为导向,巧用数字化技术,率先探索出沉浸式戏剧导览的全新展陈活化路径,实现了文物古建保护、展陈艺术效果与人性化观展体验的统一。
“诸位,请随我来。”话音落下,观众纷纷跟上“石额公”的脚步,移步“斯文在兹”展厅。
粉墨登场,京腔浑厚,荡气回肠……一曲《定军山》,随即在耳畔响起。一旁的“风雅存”迷你戏台里,正在上演昆曲《长生殿》。光影打在透明面板上,映出伶人身影,举手投足,衣袂飘飘。
一侧是伶人幻影,一侧是余音绕梁,观众全情融入其中,仿佛穿越回到了人文荟萃的宣南宝地,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在此交会,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这是幻影成像技术,能把影像画面投射在实景模型中,给人亦真亦幻的视觉感受。”宣南文化博物馆工作人员宋媚丽说。
“观看完导览剧后,我对宣南的历史底蕴与魅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仿佛在历史的长河中亲身体会公祭杨椒山、公车上书、戊戌变法、宣南报业……”住在附近几十年的居民张骜说。
庙宇楼阁、瑰宝珍玩、皇家园林……在北京市,共登记有不可移动文物3840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5处。散落在各处的文物古建,如同颗颗明珠,共同串起北京绵延千载的历史文脉。
作为文物活化利用的重要载体,博物馆承载着“让文物、遗产、古籍活起来”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北京市在持续推进文物保护的背景下,启动“博物馆之城”建设,通过探索文物腾退与开放利用机制,促进博物馆深度融入城市生活,让尘封的文物走入寻常百姓家。
太液之滨,红墙黛瓦下,古琴声悠悠传扬。5月19日,在西城区景山后街10号院内,经腾退修缮后的庆云寺,整装升级为金石博物馆,首度开门迎客。
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的庆云寺,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建筑坐北朝南,格局为二进院落,是典型的院落式寺庙。
依托民间收藏家的藏品支持,升级后的金石博物馆内常设金石文化展览,同时分布有匠人工坊、文人书房、非遗文化体验馆等功能空间。其中,专题展“文道恒辉——书斋文玩清供展”中的50余组(件)展品均来自民间藏家。
“这是北京市首家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社会力量参与的多方合作共建的博物馆。”西城区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靳真表示。
齐玫是首都博物馆研究员,金石博物馆得以面世,她是推动者之一。据齐玫回忆,金石博物馆筹建始于2019年。当时身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齐玫,对民间藏家参与博物馆建设十分关注。此后齐玫积极为筹建民营博物馆建言献策。最终在西城区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博物馆选址复建后的庆云寺,于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正式开馆。
“金石博物馆将文物活化利用与博物馆建设相结合,为民间收藏家提供了展览空间,搭建起连接文物与民众的桥梁,为北京再造一处文物活化的样板空间。”靳真表示。近年来,仅西城区就启动52处直管公房类文物腾退项目,已完成34处,不仅让一批文物“活”了起来,也带“火”了一批博物馆。
博物馆是首都北京的优势资源。目前,北京市“博物馆之城”建设成效初显:首都功能核心区利用腾退后的文物建筑、名人故居、会馆,建设各具特色的博物馆;朝阳区利用工业园区腾退空间和集体产业空间,建设一批异彩纷呈的主题博物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鼓励企业兴办科普场馆,打造“科技馆之城”;国有企业建设的企业博物馆、遍布乡村的乡情村史馆等不同形态的“类博物馆”,也成为各区重要的特色文化名片。
据最新统计,截至2022年年底,北京备案博物馆215家,有开放空间、具有部分博物馆功能但尚未达到《博物馆条例》备案条件的各类场所561家,初步形成门类丰富、特色鲜明、展陈丰富的城市博物馆体系,北京地区博物馆进入注重高质量发展的阶段。
(本报记者 张景华 本报通讯员 张紫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