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在
新华社长春2月7日电(记者邵美琦)冬日的长白山银装素裹,大片
美人松又叫
走进长白山美人松公园,石径两侧是形态各异的美人松,树干上各有标牌。公园工作人员介绍,这是树的“户口”,方便统计保护,也供游客了解。这个公园里有2000多株美人松,其中百年以上
“这些古树保护得非常好,孩子能在这里感受自然的魅力,也学到了很多生态知识。”来自北京的游客孙颖颖趁春节假期带孩子到长白山美人松公园游玩,他们一边欣赏风景,一边逐个标牌细看。
这是吉林省对古树名木保护的缩影。1月24日,《吉林省古树名木保护行动方案(2025-2030年)》正式实施,标志着吉林省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进古树名木系统性保护。
该方案提出,力争到2026年底,全省古树名木建档率、挂牌率和管护责任落实率均要达到100%;到2030年,重点古树群和所有濒危病弱古树得到有效保护,建成古树(群)公园15个。
按照该行动方案规划,吉林省古树名木保护主要任务有五项,即实施挂牌保护工程、抢救复壮工程、古树群保护工程、创新融合工程和后备资源培育工程。
工作人员在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固定监测样地测量记录树木生长数据。新华社记者 吕帅 摄
“在保护古树群过程中,将利用智慧化森林管护系统,形成卫星监控、无人机巡航、管护人员巡山相配套的天空地一体化管护体系。”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吉林省还将建设集生态、景观、科研、文化、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古树(群)公园,将古树名木与红色教育基地、康养体验基地串连成线,宣传推荐打卡线路、开展研学教育及康养体验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