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永定河畔:细沙崖壁燕归来

发稿时间:2025-04-26 08:40:00 来源:北京日报 中国青年网

  北归的崖沙燕正忙着在细沙崖壁上筑巢。 本报记者 潘之望摄

  本报记者 胡子傲

  京南永定河畔,崖沙燕又飞回北京筑巢育雏了。去年夏天,在永定河综合治理工程推进过程中,水务等有关部门保留了崖沙燕栖息的家园。昨天上午,记者在永定河畔的崖沙燕崖壁附近发现,成群结队的崖沙燕正在永定河上空盘旋飞舞,北归的燕子们忙着“置办新居”,场面十分壮观。

  燕子 北归忙着筑新窝

  京雄高速永定河特大桥南侧约300米处,矗立着一处朝西的细沙崖壁。崖壁长30多米,高近20米,虽然裸露壁面面积不大,却是崖沙燕北归时的“家”。这里是北京最大的崖沙燕栖息地。

  记者在现场看到,崖壁有近200个圆洞巢穴,每个巢穴有拳头大小。刚刚飞回的300多只小燕子上下翻飞,有的燕子用嘴或爪子一点点挖洞,有的燕子已挖好了新居,再从附近衔来干草铺在洞里。不久后,成对的崖沙燕就会在新居孵出雏燕。“依照生活习性,崖沙燕每年4月中下旬会从南方回到永定河畔,5月至7月繁殖,飞回来后,一般会先筑新巢穴。当前,它们正处于认窝、做窝阶段。”永定河管理处水环境管理所副所长杜立伟告诉记者。

  崖沙燕又称灰沙燕,身体呈深灰褐色,尾巴短、分叉浅,喜欢生活在河湖边,喜欢垂直的崖壁,主要在崖壁或沙堤上凿洞为穴。崖沙燕属于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三有”陆生野生动物,在北京地区比较少见。

  尽显萌态的小家伙为什么选择这里?杜立伟介绍,永定河两岸植物丰盛茂密,还有丰富的食物资源。记者在现场看到,不时有崖沙燕贴河飞行,捕食水上的飞虫。

  崖壁 300余米围栏免干扰

  去年夏天,永定河综合治理工程在推进过程中,水务等有关部门在发现了崖沙燕的巢区后,当即决定停止施工,为崖沙燕保留家园。

  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规划计划部高级经理高远告诉记者,“发现了它们的巢穴后,在不影响行洪安全的前提下,我们不仅将崖沙燕崖壁保护起来,还调整了周围工程的内容及时序,例如施工时间调整至崖沙燕飞离以后,在燕子飞回期间周围500米内不施工。”

  崖壁周围,300余米的白色防护围栏给燕子们锁上了一道“防护屏障”。每天上午和下午,巡防人员都会在河边崖壁附近巡查,排查安全隐患、捡拾垃圾、劝离社会人员,最大程度减少人类活动对巢区的扰动,让小燕子们能平安孵化,展翅飞翔。

  杜立伟常年致力于永定河水环境治理,同时也是一名动物保护爱好者。崖沙燕南飞的这大半年,他十分牵挂它们的境遇。“还会回来吗?”他心里也没底。到了4月中旬,他和同事们经常跑到崖壁附近观察燕子们是否飞回来。“特别惊喜!4月22日下午,我们在崖壁的一棵树上看到了崖沙燕的身影,一开始只有几只,后来有几十只、几百只,这两天越来越多。”

  保护 让鸟类回归自然

  一年来,水务、园林等有关部门集合动物保护专家,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能不能建造人工巢穴?”“是否可以建设监测设备?”“如何更好平衡行洪、鸟类保护之间的关系?”一场场关于人与生态自然的讨论展开。

  “目前看来,我们用保护自然原生态的方式来保护这些鸟类,后续,我们会持续对燕子们的生活习性进行观测、研究,选取更合适的方式。”杜立伟说。“我们也呼吁周边居民、游客及观鸟爱好者,不要干预、影响崖沙燕的正常生活,让崖沙燕回归自然。”

  崖沙燕近年来选择永定河畔“安家”,也证明永定河的水环境治理卓有成效。近年来,在水利部的统一调度下,北京市水务部门统筹调配多水源实施永定河生态补水。2023年至2024年,永定河连续两年实现全年全线有水。通过生态补水、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永定河流域水生态持续改善,水质达到地表水Ⅲ 类标准。

  相关新闻

  豹猫现身石景山

  本报讯(记者 孙云柯)近日,石景山区生态环境局在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中,调查人员通过红外相机在多个点位记录到豹猫的活跃影像。豹猫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中国濒危野生动物红色名录中被评为VU(易危)。

  豹猫作为敏感性动物,对生态环境要求较高,主要栖息于山地林区和郊野灌丛等生境中。北京的豹猫属于北方亚种,其特点是毛色暗淡,斑点不清晰,尤其是冬毛状态下,斑点几乎看不清。北京的豹猫体型较大,成年体重可达8公斤或更重。

  豹猫是北京山区现有的唯一一种猫科动物,是食物链顶端的捕食者,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豹猫现身石景山区,体现了京西地区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供图

责任编辑:张晰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