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四川:旅游服务与文化服务互为表里

发稿时间:2025-05-17 10:04:00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中国青年网

    旅游公共服务既是游客舒适出行的“守护者”,也是现代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动力源”。近年来,四川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工作中积极探索,从雅安的美食文化盛宴到阆中的书香古韵,从朱德故里南充的非遗舞台到成都的多元创新,四川以公共文化服务为点睛妙笔,勾勒出一幅文旅融合的绚丽画卷,为游客带来难忘体验的同时也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五一”假期,精心设计的42场活动使四川雅安熊猫绿岛街区化身欢乐海洋,成为当地文旅消费的“活力担当”。在这里,游客不仅能大快朵颐,品尝砂锅雅鱼、藏式火锅等30余种地道美食,还能沉浸式体验三雅文化、蒙顶山茶和黑砂制作等传统工艺。“县县有亮点、馆馆有体验”的差异化消费格局,让文化成为吸引游客的核心。

    雅安市图书馆办公室主任刘彦希介绍,今年雅安市文化馆已在该街区开展13场文化惠民活动,惠及2万余人次,让市民和游客体验了雅安的文化魅力与城市活力。

    南充阆中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如今,100余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密集嵌入阆中古城内的街道、院落、楼阁,“千年古城”满溢“万家书香”。阆中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文艺股股长蒲茜介绍,阆中以特色院落、民宿、商业街区等场景为重点布局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累计打造书院、书吧、书屋、书廊、书角和书香商铺、书香街道、书香酒店等100余个,共有藏书25万余册,形成全覆盖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网络。

    这些阅读空间以“古风古韵”为底色,融入国学书院、皮影博物馆等特色场馆,结合茶、琴、棋、书法等文化主题,打造小而美的阅读环境,实现了居民“文化粮仓”与游客“诗和远方”的完美共融。

    南充朱德故里景区客博园内的百姓大舞台是周边群众文化活动的核心阵地。仪陇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成员胡蓉介绍,大舞台自2023年9月投入使用后,已举办主题巡演、群众文化活动、传统节庆活动等30余场,年均服务群众超3万人次。金龙舞、川剧变脸、川北大木偶等非遗特色节目展演,丰富了景区文化内涵,成为客博园的标志性文化景观。

   

阆中古城景区举办“千年古城 万家书香”活动     阆中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供图 

    实践证明,公共文化服务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行体验,更明显延长了游客的停留时间。胡蓉说,“乡村迪吧”、篝火晚会等活动往往持续数日,游客流连于自然风光与民俗文化,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消费。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为更好地满足游客及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景区还联合仪陇县图书馆在“德乡慢村”民宿筑梦阁内修建了分馆,为游客打造休闲阅读的温馨角落。

    在成都,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也不断涌现。不期而遇的街头艺人表演,正成为成都这座城市的风景线。走红网络的成都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在建设之初就以景区化、景点化标准进行空间布局,馆内网红“打卡”点众多。该馆陆续推出古籍修复、非遗制作、传统节日等研学项目,节假日延时开放到晚上11点,满足了市民和游客的夜间文化生活需求。

    为进一步推动文旅行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搭建以旅游景区为依托的全民阅读平台,2021年,成都市龙泉驿区创立“驿书坊”品牌,按照统一标准开展馆外阅读服务点推广工作,以“图书馆+民宿”“图书馆+景区”“图书馆+书店”等服务模式先后建成50个“驿书坊”馆外阅读服务点,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了更多具有公共性、创意性、融合性的美好生活新空间。

责任编辑:郭文静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