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旅游

首页 >> 最新资讯 >> 正文

山东梁山:用新方式玩转研学游

发稿时间:2025-10-12 07:55:00 来源: 光明日报

   国庆中秋长假,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水泊梁山风景区迎来千人研学旅行团。“沉浸式演出、NPC互动等新玩法都让我们体验感拉满,在行走中长知识,特别有意义。”来自河北的游客石梦璇说。

   连日来,梁山县借助国庆中秋长假推出“跟着好汉研学游”主题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研学队伍走进这片文化沃土,触摸历史肌理,感悟文明力量。

   水泊梁山风景区内,来自江苏的近千名小学生率先开启研学行程。上午9点30分,景区广场上的《好汉迎宾》表演准时上演,头戴斗笠、身着古装的“梁山好汉”手持兵器,刚劲有力的招式引得台下学生阵阵喝彩。表演结束后,梁山好汉化身研学老师,趁热打铁讲解《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教学生武术招式,一招一式间让学生体验中华武术的魅力。

   沿着蜿蜒的山间木栈道向上攀登时,研学老师将《水浒传》中发生的故事向孩子们娓娓道来。登上忠义堂,孩子们轻轻触摸斑驳的梁柱,目光聚焦在堂前的十八般兵器上。“原来书里写的‘丈八蛇矛’真的有这么长!”孩子们纷纷围在兵器旁,兴奋地交流着对水浒英雄的想象。

   “以往孩子读《水浒传》,多是对着文字想象,而现在,他们是真的走进了文化现场,用眼睛看、用手触摸、用声音传递。”水泊梁山风景区研学负责人杨金望着眼前的场景,语气中满是欣慰。他介绍,这种将水浒英雄故事与忠义文化深度融合的研学模式,打破了课本与现实的隔阂,让抽象的文化变得可感可触。

   另一边,由180名小学生组成的研学团队走进梁山县大路口镇贾堌堆农家寨景区,开启“儒风润人——诗礼传家之旅”体验。“看,这是我刚完成的陶艺作品!”来自临沂的四年级学生刘谨之举着亲手制作的陶罐兴奋地展示,罐身上“礼”字纹样格外醒目。

   景区内,导游围绕龙山文化起源、陶艺烧制技艺演变,结合孔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思想展开讲解。一个个鲜活的历史故事,让孩子们深刻感知贾堌堆龙山文化的“前世今生”。景区工作人员介绍,自研学活动启动以来,这里已累计接待小游客超2000名,成为梁山研学的热门打卡地。

   “早就听老师说梁山有特别的文化,今天又学了孔夫子思想、做了陶艺,太有收获了!”孩子们擦着额头的汗珠分享心得。研学中,大家还参与了融入礼乐元素的篝火晚会,品尝梁山炒鸡、糊粥等特色美食,在动手体验与味蕾享受中拉近与传统文化的距离。

   目前,梁山县已打造水浒名著研习、龙山文化体验等多条特色线路,未来将进一步丰富儒家文化课程内容、完善配套设施,让更多孩子在梁山的研学之旅中收获知识与成长。

   (本报记者 宋喜群 本报通讯员 郭焕丽 侯冬琪)

责任编辑:张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