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旅游

首页 >> 最新资讯 >> 正文

解锁河南文旅“破圈”密码

发稿时间:2025-10-24 15:46:00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外景。

  景区供图

  游客在殷墟博物馆数字展厅观看“又见天邑商”影片。

  殷墟博物馆供图

  游客在河南省博物院参观镇馆之宝“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

  王子瑞摄(人民图片)

  游客在万岁山武侠城观看实景演出《三打祝家庄》。

  景区供图

  河南文旅近几年频频“破圈”,殷墟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万岁山武侠城等一批现象级文旅项目广受欢迎。河南文旅做了什么?哪些经验可供借鉴?

  让古老文明可亲近、可感知

  河南有着“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踏就是秦砖汉瓦”的厚重家底。如何用好历史遗产转化为创意资源?融合科技手段与文化创意,诠释古老文明的精神内核,让其变得可亲近、可感知,成为河南文旅创新的重要路径。

  殷墟博物馆是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该博物馆将数字技术深度融入文化传播。新馆推出的“子何人哉”专题展,通过甲骨文与互动投影技术,还原商代“王子”的日常生活场景;沉浸式数字展厅运用三维动画与增强现实技术,重现3000年前殷商都城的建筑格局与祭祀仪式。

  “到郑州,第一站就去河南博物院看文物,买文创。我已经在网上查好了攻略,准备入手‘考古盲盒’、珐琅镶玉葫芦冰箱贴和绿釉萌狗手链。”北京游客孙女士告诉记者。“可体验的文创”是河南文博游的一大魅力。

  “考古盲盒”是河南博物院的“爆款”文创,因可体验挖掘探索的过程,备受欢迎。亲手用洛阳铲挖土,发现“宝物”,这个过程不仅解压,也适合社交分享,激发了游客对文物的兴趣。博物院相继推出“修复盲盒”“传拓盲盒”等系列产品,持续迭代,保持热度,将短期“爆款”做成长期IP。此外,博物院还打造了“豫来遇潮”“华服来潮”等文创IP,推出“舌尖上的博物馆”系列,均获好评。

  殷墟博物馆文创以“融古通今,唤醒文化活力”为理念,目前已设计开发了近900款文创产品,涵盖生活用品、文具、益智玩具等9大类,并以文物背景故事与时代价值为切入点,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审美融合。殷墟博物馆在品牌方面还注册了“礼文宫”“大邑商”“天邑商”等特色IP,打造了“礼文宫”文创商店、“子飨”中餐厅、甲骨文咖啡厅等,为游客提供多样的文化消费体验。

  2019年至今,河南博物院推出的文创产品从100款发展到2000多款,其中,“考古盲盒”年产值超3000万元,成为现象级文创产品。据介绍,“考古盲盒”不仅在国内火爆,还通过国际授权展和跨境电商渠道销往海外;“绢舞飞天”“华服来潮”品牌服饰等文创产品远销加拿大、英国、美国等多个国家;“妇好鸮尊拼插积木”受到海外消费者喜爱。2024年,河南博物院与卢森堡国家博物馆合作举办“小而美”文物展,开发了多款文创产品,涵盖瓷器、饰品等品类,受到好评。

  “从看景到入戏”,做优沉浸式体验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是麦田中的戏剧迷宫。视觉效果震撼,演员表演很有感染力,这些剧目不容错过。我对有着悠久历史的河南,更加刮目相看了。”美国游客Jason称赞道。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2021年6月迎客,截至今年上半年,已接待超5000万观剧人次,成为河南最具人气的景区之一。在这里,21个戏剧共同讲述黄河文明与中原文化,每天上演近800分钟不重复的戏剧。游客能够在欣赏的过程中,获得更深层次的游玩体验。

  如今的游客,不再满足于观光游,而是追求主动参与、深度体验、社交分享、情感共鸣,能够提供情绪价值的产品最具竞争力。以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为代表的文旅项目致力于打造“记忆锚点”,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有故事可听,有感受可分享,提供给游客的是一个心动时刻和一段值得铭记的美好时光。

  像这样让游客“从看景到入戏”的文旅创新项目还有很多。建业电影小镇以“跟着电影去旅行”为主题,将影视语言与文旅体验深度融合,让游客从“看电影”变为“演电影”,实现了文化资源的创新运用。

  万岁山武侠城构建全域沉浸式武侠主题旅游目的地,突破传统观光游览模式,打造“一步一景、一景一戏”的“江湖世界”,日均接待量屡创新高。

  游客步入万岁山武侠城,好像走进开放的大舞台,白天有《三打祝家庄》实景马战、《仙侠巡游》大型巡游等演出可看,夜间可体验街头快闪等多项微演艺,景区实现“全时段、全空间”的戏剧覆盖。在复原的宋代街巷、镖局等场景中,游客时刻处于“戏”中,从“旁观者”变为“局内人”,沉浸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暖心服务,变“流量”为“留量”

  旅游业是服务行业,为游客提供超出预期的服务,才能赢得口碑。在游客“看到”和“感受到”的基础上,河南旅游服务还千方百计让游客“被感动”。

  以云台山为例,多年来景区坚持“不让一位游客受委屈”的服务理念,将服务的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游客感受到的不仅是壮丽的风景,还有被尊重、被“宠粉”的感动。今年“五一”假期天气炎热,云台山每天免费发放万斤西瓜与5万支雪糕,在红石峡景点设立3道百米长的冰墙,为游客送去清凉;为舒缓游客旅途的疲惫,景区在广场和等车区域增设露天电影、相声小品等节目,提供绿豆汤、水果茶、小零食以及应急雨衣等物品;还邀请乐队现场演唱,与游客热情互动。

  2023年“五一”假期,因游客量超载限流,老君山景区为近千名未能进入景区游玩的游客送上餐饮,并写下“十年欠条”,承诺凭此条可免门票一次,有效期十年。“十年欠条”看似是亏本买卖,实则是诚信宣言。景区用诚意打破了游客对景区“宰客”的刻板印象,收获了好评,也树立了品牌形象。

  “服务就是最好的营销。”中国旅游协会会长段强说。河南文旅的实践证明,唯有发自内心的服务,才能形成口碑的自发传播,将“流量”变为“留量”,助力目的地从“网红”变为“长红”。 (赵 珊)

责任编辑:张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