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旅游

首页 >> 最新资讯 >> 正文

去游乐园不如去工厂,工厂游如何“出圈”?

发稿时间:2025-11-25 15:12:00 来源: 北京日报

  周六上午10点,走进顺义区高丽营镇的金马工业园,金马欧兰食品有限公司橘色的外墙格外显眼。灰色的铁门内,十几名顾客正在买面包。

  所谓工厂店,其实就是厂房的一角。耳畔隐约听得到机器的轰鸣,刚出炉的面包尚有余温,简单包装后被放入一个个塑料筐内供选购。

  “请问在这能买到面包吗?”第一次前来的王小姐询问得到肯定答复后走进。与传统烘焙店的精致不同,“平价质朴”是这里的关键词。工厂店内,24片全麦吐司面包15元、4个碱水面包10元、4个汉堡坯5元、3个香蕉乳酪燕麦包10元……50余种产品价格在5至25元之间。

  顾客中,不乏年轻面孔。有的是父母带着小孩来买甜品,有的是闺蜜结伴来“扫货”,还有情侣囤下一周的早餐。几十块钱就能装满两大袋,印象里的价格体系在这里“被颠覆”。连接生产线的卷帘门不断打开,工人补货并将产品搬上货车,供应给全家、山姆、小象超市等。

  “我们在网上看到攻略就来了。”一对情侣买了蛋挞、菠萝包、抹茶碱水面包等。冒热气的新鲜,腰斩的价格,直击食物“出锅”的最原始的快乐,是两人把逛工厂店作为周末打开方式的原因。其中,爆浆马斯卡彭、芥末籽海苔松松面包等产品还是工厂自研的,在别处买不到。

  如同一场寻宝,漫步工业园,还能找到卤味爱好者的天堂恒慧熟食工厂店;10元能将碳水装满冰箱的同得发工厂店;供应便利店寿司的永利达食品工厂店等7家工厂店,实现一站式采购。便宜质朴的购物体验或许算不上优雅,但绝对新鲜优质,货真价实,让人踏实安心。

  深度观察

  解决痛点 文商旅互相赋能

  去游乐园不如去工厂。周末进厂看看已然成为人们的新选择。记者走访了京郊多地,探究“工厂游”缘何受到人们青睐,发展之路上存在哪些卡点,以及工厂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实现“破圈”。

  缘起 品牌推广,增加销量

  “来吃饺子吧!”立冬当天,东方饺子王的工厂店“东方饺务处”格外火爆,灶台全部占满,又启动了门口两台大锅。对比门店,这里价格更低,但能吃到的种类一点不少。包括黄瓜鲜虾、酸菜猪肉油渣等8种口味,都是早上刚包的。顾客既可以现煮现吃,也能买盒装的带回家。

  除了饺子,店里还有红肠、肉皮肠等30余种现做熟食,店长赵大力一边招呼客人,一边熟练地切出样品装入盘中。“饺子汤免费喝、熟食大块试吃,确实感受到了工厂店的热情与实在。因为位置隐蔽,知道的人不多,还有一种寻宝的快乐。”特意从朝阳区过来的梁女士说。

  “我们希望多种经营增加销量,今年5月8日将工厂员工食堂改成了工厂店,还接受外卖。”赵大力说,大家头脑风暴想出了这个有网感的名字,并将饺子画出可爱的造型,吸引年轻消费者。虽然开业后没有大规模宣传,但有不少顾客慕名前来,最多时一天能接待200人。

  与东方饺务处类似,在鹏程食品工厂的马路对面,总面积约300平方米的鹏程食品工厂店今年1月1日开店。店内生鲜、冷冻产品共40余种,熟食达60余种。老北京风味的肉蒜肠、松仁小肚等产品特别火爆。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屠宰、分割、精加工到上架,一气呵成,那种新鲜程度是任何长途运输的冷链肉都无法比的。经常有老人从城区坐公交车来买鲜肉,熟食则更受年轻人欢迎。

  “鹏程是有着60年历史的北京品牌,提起来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去买肉的时候却不会想到专门奔着这个品牌去买。”工作人员说,工厂店就像是一个媒介,因“源头直供”的沉浸式体验而增加了销量。接下来,会考虑开展工厂游等研学项目并增加宣传,让更多消费者不仅认可鹏程的好品质,还会主动购买。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京郊的工厂店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增多。不少店家表示,工厂开店“整活”,一方面可以作为渠道增加销量,吸引客群;另一方面,也能作为窗口,对品牌推广起到促进作用。

  问题 配套欠缺,交通不便

  说到去工厂店“买买买”,黄先生开始是不解的。直到吃到了家人带回来的面包、包子、熟食,虽然包装其貌不扬,但新鲜的口感和实惠的价格让他头一次对工厂店产生了好奇。于是,趁着休息,他加满油,清空后备箱,开启了探店之旅,在顺义、大兴、昌平等地展开实地测评。

  “味多美、金凤成祥和一手店的工厂店在大兴,彼此间有一定距离,不开车不方便;临期零食能以极低的价格淘到;面包边等边角料一般在上午有货,手快有手慢无。”黄先生发帖分享心得,最开心的是,后备箱塞得满满当当,钱包却没有太“受伤”的成就感。

  不过尝试几次后,黄先生却不再去了。“工厂店的配套普遍比较单一,周边没有咖啡厅、餐饮等配套设施,孩子虽然喜欢零食,却不愿意长时间停留。”黄先生表示,期待工厂店能再升级,周边除了工业园,还能有一些可参观可玩的,也不枉大老远跑一趟。

  也有发展得相对成熟的工厂店。家住海淀的侯先生是带儿子在北冰洋义利园区DIY汽水、面包而了解到工厂店和工厂游的。园区从2009年开始接待游客参观,包括工厂生产线、义利工厂店、义利西餐厅、户外主题乐园。游客买票后,可以听工厂的发展历史讲解、了解产品生产过程、体验动手制作的乐趣。

  园区的工厂店可以买到蜡纸包的义利手工面包等传统产品以及现打牛奶和啤酒,每日上新的现场烘焙也很受欢迎。“这是我感觉北京工厂游中比较成熟的了,不过停车位比较少。园区距离最近的地铁站还有约2.5公里,周边几乎没有共享单车。”侯先生说。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旅游智库专家杨明一直关注工厂店及工厂游的发展。在他看来,追求改变、重构体验是旅行的主要动因之一。离开城区去工厂看看,是不错的选择。

  杨明认为,目前“旅游+百业”是大的发展态势,工厂店的走红也是这种趋势的体现。要想长久留住客人,需要全面升级体验。提供性价比高的产品,全新的购物体验,让游客有得买。同时,配套服务也要跟得上,建立停车场、游客中心、餐厅等,甚至可以将闲置空间改造成民宿,吸引游客过夜。

  提升 盘活资源,突出差异

  眉毛肉饺、爆浆牛舌饼、紫薯蛋黄酥……一盒盒现烤糕点从传送带送到顾客手边。墙面上贴着五颜六色的产品手绘海报,“今儿个真糕兴”盲盒、枣花糕项链、靠垫等文创吸引眼球。用今年夏天新推出的小程序下单,糕点还可以全国多地包邮,稻香村的工厂店可谓创意满满。

  同样探索经营的,还有金马欧兰工厂店。今年以来,工厂店开始开网店、做直播,社交媒体账号每日更新与粉丝互动。天山牧场工厂店去年12月营业,从新疆空运过来的酸奶,奶香醇厚,口感绵密。小店目前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小程序。今年七夕,还举办了套圈赢面包活动。

  不过记者走访发现,目前京郊大部分工厂店没有运营策划或互联网思维,多数是店员单纯卖货。结账处,有一张打印出的二维码,顾客扫码后可加入微信粉丝群,了解货品更新及订货。

  清华同衡规划院高级工程师张喆分析,京郊工厂店有历史积淀、发展苗头,但要想“出圈”亟须解决眼下的痛点。首先是“到得了”,工厂店位置偏,可尝试开设接驳车或工厂专线,打通游客下地铁后的“最后一公里”。其次是“有营养”,不能只卖东西,还要分享知识、工厂发展史等,让游客有多层次的体验。最后是“有底蕴”,与文化相结合,讲好本地故事。

  张喆说,如此游客便可完成“线上种草,线下拔草”的闭环。然而要做好并非易事,归根结底要有运营策划的人才。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把专业知识、创造力等带入工厂店的发展中,“盘活”周边资源。

  “北京和江浙沪及大湾区在近郊文旅发展上存在一定差异性。”杨明表示,北京市民旅游需求旺盛,京郊知名品牌多,可走出独特的工业游道路。当商业品牌发展到一定阶段,也有通过文旅助益品牌的需求。例如,茅台酒、乔家大院醋等,都在开发旅游。

  杨明建议,目前北京各区可以摸底工厂店资源,按照梯队分类。率先扶持基础好的第一梯队工厂店,通过增加曝光、配套基础设施等,做出重点示范,之后再慢慢完善。

  记者了解到,尽管仍在摸索阶段,不少工厂店在网络上已有了粉丝。有博主慕名来探店,发布攻略。顺义区高丽营镇政府表示,目前已促进金马工业园的工厂店与海航、理想汽车交付中心等合作。未来还计划在周边划拨出土地,把工厂店集中起来,互相赋能,开发文商旅综合空间。

  刚刚结束的周末,郭女士在顺义的工厂店完成了一次大采购,并发布了小红书。“特意来主要是看食品是怎么从源头生产出来的,没有中间环节,更有确定感和掌控感。”郭女士在文案中写道,“驾车短暂逃离,然后满载而归,好像能治愈一周的疲惫,愿大家都能玩得开心。”(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