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献礼演出《澳门2049》在澳门开演。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昌黎地秧歌受邀参加了演出。昨日,昌黎地秧歌表演者之一白云告诉北青报记者,得益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各级文旅部门的高度重视,多年来积极为昌黎地秧歌创造和搭建展示平台,他们把秧歌从乡土民间扭到《澳门2049》这个大舞台。
表演者:为昌黎地秧歌骄傲
昌黎地秧歌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种之一,分布在河北省昌黎、卢龙、抚宁、乐亭、滦县等地。它最早产生于元代,一直流传至今。其主要角色有妞、丑、公子等。步伐颠颤、肩腰扭动和双手八字翻花是其特色。昌黎地秧歌大多反映当地的风土人情,代表作有《跑驴》《娶婿》等。特别是《跑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登上世界舞台获得了大奖。
经过几百年传承发展,昌黎地秧歌已成为展现昌黎地域文化的传统艺术形式。多年来,凡遇年节或喜庆日子,地秧歌队伍遍及昌黎城乡,已成为昌黎人民世代相沿的传统习俗。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昌黎地秧歌榜上有名。
在今年《澳门2049》驻场秀演出中,昌黎地秧歌队的12位队员表演了一场精彩的擓组合秧歌。昌黎地秧歌中一般有三个角色,妞是小媳妇,丑是诙谐、幽默的滑稽角色,擓是中年或老年妇女,通常是媒婆或丈母娘。这次上台的12位队员,就扮演12位“擓”,她们全是昌黎本地女性,年龄在30岁到50岁之间。
今年46岁的白云参加了在澳门的演出,她从小就喜欢扭秧歌,村里过年过节、庙会上总有秧歌表演,她就跟在队伍后面学。再后来,她又拜昌黎地秧歌传承人宋建亮为师,系统学习了扭秧歌。
对于此次有幸参加澳门的演出,白云难掩激动之情,虽然排练辛苦,但参加演出的一行人仍然非常兴奋。 “从乡土民间扭到《澳门2049》这个大舞台,真为我们的昌黎地秧歌感到骄傲!”
对非遗文化进行艺术重构
据介绍,本次演出后,队伍中的3位老师将留在澳门进行一段时间的驻演,在澳门宣传昌黎地秧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昌黎地秧歌传承人宋建亮是这次演出中秧歌队指挥。对于此次《澳门2049》驻场秀演出中昌黎秧歌队的表演,他告诉北青报记者,今年6月,自己接到了张艺谋导演团队的电话,说要邀请他们参加庆祝澳门回归25周年的演出,“说实话,一开始我不敢相信。”
《澳门2049》共有8个节目。宋建亮告诉北青报记者,他们此次演出的节目是关于一个人和机器人大赛的故事。在舞台上,12名秧歌队队员做动作,机器人模仿。但是模仿到一半的时候机器人出了故障,不敌人类,剩下的舞蹈由人类完成。这台演出体现了机器人无法代替人类,同时将文化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利用前沿科技手段,对非遗文化进行了艺术性重构。
他告诉北青报记者,因为舞台涉及机器人,需要先挑选、设计动作,再让机器人团队给机器人编程,因此前期排练时间比较长。整个7月份12位队员在本地进行排练,8月、9月队员来到北京参加排练,11月再到澳门训练。
教澳门当地人怎么扭秧歌
宋建亮是一名普通的农家子弟,他自幼便对昌黎地秧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宋建亮表示,昌黎地秧歌的内容大多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庆贺丰收、盼望来年风调雨顺等。叫地秧歌是和高跷秧歌相对的,“我们就是在地面上,在田间地头扭秧歌。昌黎地秧歌的表演内容反映了农民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是昌黎人民生活情趣的真实体现。”
他告诉北青报记者,昌黎地秧歌流传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得益于大家的关注和关心,昌黎地秧歌在当地的传承和保护做得比较好。“我们有句老话,叫‘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都会扭一扭’。出去问问每个村,必然都有好几个扭得很好的。”
2014年,宋建亮自筹资金80万元,建起“建亮民间艺术学校”,对地秧歌爱好者进行免费培训。学员既有本地和周边地区的地秧歌爱好者,也有来自北京、内蒙古等地艺术院校的学生。目前培训过的学生大约有300人。在办好学校的同时,他还把地秧歌文化带进校园,义务担任昌黎县多所学校的民间文化课外辅导员。“我会先给学生们讲解昌黎地秧歌的历史,然后就拆解动作进行教学,无论小学生还是大学生,都学得很不错。”
在本次的演出中,澳门方面来了15个人,“专门跟着我们学习怎么扭秧歌。”
文/本报记者 李铁柱 实习生 苏海韵
统筹/蒋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