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旅游

首页 >> 最新资讯 >> 正文

解锁各地花样避暑新玩法 沉浸式体验绽放夏日消费活力

发稿时间:2025-07-28 15:22:00 来源: 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近年来,乡村游市场持续火热,“可看、可玩、可尝、可买”的农旅融合消费场景不断涌现。福建华安县坪水村基于当地的泼水习俗,在暑期开展泼水狂欢活动,吸引不少游人。

  山区村落气候宜人 “亲水”体验消暑纳凉

  记者来到福建华安县坪水村的泼水广场,先来通过一段航拍画面看看这里的环境。坪水村坐落于鹰仔尖山麓,森林覆盖率超72%,海拔680米,夏季的平均气温只有23摄氏度。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也让这里成为许多游客消暑纳凉、感受美景的好去处。

  虽然是周一上午,但还聚集着不少游客正在泼水狂欢。游客们有拿盆、拿水枪的,还有直接上手的,整个场面特别热闹,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泼的水是身后这座山上魔公瀑布流下来的,这里一直以来都有着在盛夏时节用瀑布水相互泼洒、祈求安康的习俗。当地也是依托这种特色,从2020年开始,在每年的暑期定期地开展泼水活动,并且串联起隔壁村落的漂流资源,让游客能够感受到“亲水”的清凉和乐趣。

  民俗体验吸引游客 特色产品丰富文旅场景

  坪水村所在的华安县主要有高山族和畲族两个少数民族聚居,所以这里也为游客准备了丰富的民俗展示。比如,高山族的抛陀螺有着祈求丰收的寓意,陀螺转得越快,农作物就生长得越高、越好。抛陀螺是个技术活,记者手里的这个盘子直径是20厘米。此外,这里还有不少畲族的特色演出,比如竹竿舞,两根竹竿固定横放,其余竖放,由持竿者做出开合的动作敲打出节奏、发出喊声,舞者随之灵活地跳跃;还有“对磉”的畲族运动,是由人踩在这样一个圆柱桩上前行、对碰,还可以通过多人扶住这样一根穿过踩磉者身后的杆子来保障安全和稳定性。游客可以参与到这些趣味项目当中,充分地感受民族习俗的魅力。

  游客还可以在一旁的市集品尝当地的美食,比如“米香”小吃,它以糯米为主要原料,花生、芝麻、核桃等为佐料,经过蒸、炸等烹饪工序、辅料,压制、切块制成。此外,还可以购买咸水鸭、百香果等农特产品,这也拓宽了当地村民的增收渠道。“清凉、民俗、购物”相结合的文旅消费新场景也让这个小村落的人气变得火爆起来,夏季以来,这里每周吸引游客约1万人次,这个数字相比之前增长了15%。

  电商带货拓宽增收渠道 串联县域旅游资源

  华安县借助这个热闹的场景,定期地开展直播带货。当地农户以“一镇一品”为主题,售卖当季葡萄、高山茶、畲族香囊等各个村镇的特色好物。当地还在热门旅游乡镇举办智能家具、家用电器、数码产品巡展,开展“以旧换新”活动,已覆盖全县100个行政村和社区,包含产品27类,带动消费超1.35亿元。此外,华安县也立足世遗土楼、温泉康养等文旅资源,开办各项活动,激发乡村消费活力。华安上半年接待游客264.73万人,同比增长13.4%;旅游收入24.03亿元,同比增长11.3%。越来越多华安的年轻人选择返乡创业,当地居民的增收途径也有了显著的增加。

  江西:博物馆乡村游暑期纳凉新选择

  在江西,这个暑期,清凉舒适的博物馆成为不少市民游客的避暑选择。

  这几天,江西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迎来客流高峰。在博物馆展厅里,青铜雁鱼灯、马蹄金等珍贵文物吸引游客驻足欣赏。博物馆推出的多项文化体验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在“巧手描金简”区域,游客们手持描金笔,临摹源自海昏简牍的“尽备大福”吉语;在“拓片拓印”体验区,游客们学习了传统拓印技艺。为应对暑期客流高峰,博物馆还推出一系列暖心措施。

  饮畲族拦门酒、赏特色竹竿舞。在上饶铅山县篁碧畲族乡,游客们在感受畲乡文化魅力的同时,还可以登山赏层林叠翠,在溪涧戏水纳凉。依托这份好生态,这里的民宿和乡村旅游越做越火。当地金融机构创新产品服务,精准对接产业发展资金需求,为乡村特色经济注入活力。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本地畲族生态产业特色情况,创新推出“民宿贷”“产业贷”等金融产品,全力支持依托生态发展民宿、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助力乡村特色经济发展,截至目前,已累计为相关文旅产业提供贷款支持超6000万元。

责任编辑:张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