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杨梅优势特色产业助力县域共同富裕的兰溪实践

发稿时间:2024-07-18 09:12: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是共同富裕的基本单元。县域共同富裕是浙江“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领域和主要抓手。近年来,我市依托杨梅优势特色农业,持续通过特色产业创富、比较优势固富、增值改革造富、科技赋能兴富、金融创新助富和党建联盟聚富“六富联动”积极探索建立先富带动后富、先富帮助后富的共同富裕路径,有效推进了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的缩小,其做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特色产业“创富”。产业发展是收入之源、富裕之基。近年来,兰溪杨梅特色产业推动了北部乡镇财富的快速积累和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开辟了兰溪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的具体路径。一是锚定“地理标志富农”跑道发力,持续推动杨梅产业转型升级。“兰溪杨梅”在内的6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富农增收工程纳入2024年市委市政府“十战十工程”,高位杨梅特色产业共同增收。二是推动头部深加工企业集群式发展,打造共富农产品生态圈。引育陶奉源、日远、兰森等一批杨梅深加工企业,带动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兰溪杨梅三产融合发展旗下杨梅汁15元一杯,入选全省第一批“263”。三是用好技术交流互通有无功能,做好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文章。有的杨梅大户(倪晓明)带动周边发展大棚1000多亩,兰溪杨梅技术服务队主动把大棚种植经验共享给同行,输出了技术,赢得了共富口碑。

比较优势“固富”。比较优势是一个地区同其他地区相比,在发展某一产业时的相对优势。发挥比较优势是一个地区遵循经济规律推动发展的必然要求。兰溪大棚杨梅上市早、甜度高、品质好、周期长,大棚杨梅是兰溪杨梅的比较优势,也是兰溪杨梅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和生产设施建设。配套水电沟渠路,突出以节本增效为重点的“肥水一体、智能温湿度管控、山地轨道”等设施建设,稳步发展大棚避雨设施和冷链仓储设施建设,提升生产条件。新建山地轨道约3000米,完成衰弱果园更新改造和绿色防控面积3800亩,新增大棚125亩,改造棚顶结构1000亩;二是加大惠农政策倾斜力度。在《兰溪市设施农业以奖代补办法》中,杨梅避雨设施的起补标准,比其他果蔬高出了1000元/亩,2017年又下调起补标准,面积从原来的5亩下调至3亩,金额从原来的3000元/亩上调至6000元/亩,使得3年内全市杨梅设施栽培从50余亩增加到500多亩。大棚杨梅上市早、甜度高、品质好、周期长。三是发布杨梅设施生产技术地方标准。研发山地杨梅设施化建设,发布地方标准《杨梅设施生产技术规范》,持续优化大棚杨梅种植技术。大棚杨梅上市期延长了1倍,优质果率达到60%以上,创造了全省最甜杨梅纪录。

增值改革“造富”。农业全产业链是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产物,是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前提,能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兰溪全产业链增值化改革能有益提升杨梅全产业收益,提高共同富裕的覆盖面。一是引项目建基地,加快打造加工体系。重点引时杨梅深加工、冷链配送、品牌推广、农创客孵化园建设等省级“土特产“集聚区项目。二是引资金招企业,加快提升加工能力。设立杨梅产业发展基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头部企业,力争至2027年,加工能力达到3万吨。三是引运营促增值,加快推进一体建设。探索建设乡村运营体系,集成打造镇级乡村运营中心,统筹镇域内特色农产品、电商营销等资源,实施专业化、团队化、一体化运营。

科技赋能“兴富”。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农业增长必须更多依靠技术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必须通过科技发展来解决农业发展中的“卡脖子”问题。兰溪始终将科技创新摆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突出位置。一是强科技重攻关,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实施农业“双强”重点突破项目,深化与浙江省农科院、浙江大学等院地合作,建立兰溪杨梅“博士创新站”,形成“政府部门+科研单位+生产主体+制造企业”四位一体的协同攻关机制,因地制宜研发、引进、示范推广的先进适用技术,着力攻关双层膜、加温、降湿和智能保鲜等领域关键技术。二是强“产业大脑”建设,全方位掌控杨梅生产全流程。“梅”好兰溪杨梅产业大脑应用贯通浙江省乡村大脑、兰溪智慧农业云平台,归集市域所有梅农数据信息290余万条,集成应用场景13个,涵盖种植示范、质量监管、技术推送、投保服务等功能,为政府有效监管、梅农接收服务提供便利。

金融创新“助富”。金融“活水”扶持小微企业和农户增收创富,是迈向共同富裕的有力助推器。兰溪通过金融创新在促进农户增收、缩小收入差距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创新土地流转体系。出台《兰溪市农村土地经营权登记抵押实施办法》,填补全省园地无承包权、无法登记经营权的法规空白,形成“市场流转+政府确权”的合规流转模式,有效破解了果园流转难、延期承包难痛点,提振经营主体的投资信心。二是创新地标融资套餐。开发“抵押融资+权证贷款+融资租赁”套餐,基本实现“零成本”入场经营,拉动农业有效投资2亿元。三是创新助农融资担保模式。打造政府、银行和本地政府性农担公司合作模式。由政府采集推送全市梅农名单,省农担公司担保增信,银行审批放贷,服务梅农22户,发放贷款2624万元。

党建联盟“聚富”。党建联盟以党组织为主体,打破区域壁垒和条块分割,推动不同区域党支部的党建优势转化为推进共同富裕的发展优势,对凝聚合力和促进共建共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兰溪推进党建联盟,有力于在杨梅产业共富上牢牢掌握党的领导这一主线,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和杨梅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一是建强产区联盟。按照强党建聚合力促发展探索马涧镇、柏社乡、香溪镇和云山街道四个乡镇的党建联建机制,以组织振兴助力产业振兴和区域共富。目前4个乡镇5000余名梅农签署品质安全承诺书,全力助推主产区杨梅产业聚合发展。二是拓展村企联盟。积极探索“强村公司”市场化运作方式,力助非杨梅主产村“抱团共富”。马涧镇新塘源村、溪源村等非杨梅主产村与蒋坞、马坞、五丰等杨梅主产村联建60亩大棚,实现全域共享“杨梅经济”,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以上。(何霄航)

责任编辑:ZER
热门排行
热 图